影视史学:公众史学先锋者
■张广智, 时代与社会的进步,是催生史学创新的动因,而史学与史家的新陈代谢,是激发史学变革的温床,倘以近年来勃兴的影视史学而言,信然。, 登上中国史学论坛, “后学教父”乃著名的美国历史哲学家、文学批评家海登·怀特(1928—2018)。回望20年前的那个春天,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举办的“第九届中华文明的二十世纪新意义”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他应邀与会,做主旨演讲《西方史学的形而上学》,又为复旦学子做同主题演讲。两场演讲皆如粼粼金波,新奇遄飞,流淌出来的尽是后现代主义的话语,使听者难以忘怀。, 20世纪70年代以来,宏观历史转移到微观史学、社会史转向文化史,尤其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猛烈地冲击着传统史学文化的堤岸,影视史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这位“后学教父”首创。1983年和1985年,美国历史协会主办了两次影视与历史学连接的专题讨论会,《美国历史评论》期刊另辟专栏,评论历史剧情的史学价值。1988年12月出版的《美国历史评论》发表了一组论文,专门讨论影视与历史研究的关系,其中有一篇即是海登·怀特的《书写史学与影视史学》。此文一石激起千重浪,他与史界同仁结合《谁杀了肯尼迪》和《返乡第二春》两部电影展开激烈的争论,这种争论传之四方,亦传之汉语学界,引起了海峡两岸史学界的反响。, 1995年秋,第二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我以参赛的两部国产新片《红樱桃》和《人约黄昏》为例研讨影视史学,并在课堂教学中传输,激起了学生颇为热烈的反响。在此基础上,我又完成《影视史学:历史学的新领域》一文,且写成一本小书《影视史学》。, 进入21世纪,影视史学渐成气候,登上中国史学的论坛。在2011年出版的《大辞海》中,我拟写的“影视史学”条目终于“登堂入室”:“现代新史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当代西方史学的一个新领域、新方法。1988年,美国历史学家海登·怀特首创了一个新名词Historiophoty,意指透过视觉影像和影片话语传达历史以及我们对历史的见解。怀特之论在学界流传并多有影响。不过,国内学者对此持广义之解释,认为影视史学不只是电影、电视等媒体与历史相交汇的产物,举凡各种视觉影像,如照片、雕塑、建筑、图像等只要能呈现与传达某种历史理念,皆可成为影视史学的研究对象。它的出现,是对以书写为主的传统史学的一种挑战,但其学科地位的确立尚需时日。”, “电影书写”之魅, 影视史学一经问世,便引起世人关注。它与书写史学相比,具有强烈的震撼力、表现力和深远的影响力,这首先当归之于电影。为此,这里还需要提及Historiophoty的意蕴,这原是海登·怀特首创的一个新词,由台湾学者周樑楷首译为“影视史学”,意思是透过视觉影像和电影话语传达历史以及我们对历史的见解(现学界也称“影像史学”)。故此,影视史学中的“视觉影像”和“电影话语”是并列的。, 回顾电影史,法国电影大师罗贝尔·布烈松曾给当初由卢米埃兄弟发明的电影起了一个名字:Cinematographe(“电影书写”)。“电影书写”与通过文字来传达历史的“书写史学”区别在哪里呢?布烈松认为,电影书写是一种运用活动影像和声音的写作。这真是言简意赅,说白了,电影(或电视)都是一种借助活动的、有声的影像叙事,与“书写史学”是迥然不同的。, 比如上文提及的《红樱桃》,以其视觉影像的魅力叙述了二战期间一则催人泪下的故事:1940年,本片主角楚楚等一批中共党员的后代,被送往苏联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学习。苏德战争突然爆发了,孩子们历尽苦难,楚楚更不幸落入德寇魔爪,她从绝食反抗到被迫文身,经受了种种屈辱与伤痛。当人们欢庆胜利时,楚楚仍久久难以弥合她心灵上的伤痕。影片通过多组画面与图像的交叉,揭示了战争中人的心灵感受和战争对人的心灵摧残,远胜过许多揭露纳粹法西斯暴行的书写史学作品。, 又如《人约黄昏》描述了一则人“鬼”相恋的奇情故事:一名记者在一家烟铺邂逅一名黑衣女子,她自称为“鬼”。记者为情所迷,追逐不舍,在追寻过程中涉及了一些触目惊心的往事,故事由此而展开。影片由著名画家陈逸飞导演,力图重现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他以其画面联姻浪漫,以其图像衬托景致,这也远胜于史家笔端的“黄浦夕潮”。, 总之,就学术层面而言,以电影为重,这是“影视史学”始祖海登·怀特之原意;就社会层面而言,电影作为当今社会最具广泛性和影响力的传播媒体,与社会大众具有瓜蔓株连的紧密联系,回想一届又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盛况,“携影同行”,风靡申城,这就是“电影书写”的魅力。, 最具亲民特点, 当下公众史学正以蓬勃之势前行,影视史学作为公众史学大家族的一员,最具亲民的特点,当乘势而上,在公众史学中起到先锋者的作用。要达到这样的境界,还需从前面所说的“电影书写”着手。现摘录二则关于影视史学的信息,或可从中透析这一西方史学的新动向。, 一则是,于2022年12月举办的第四届中国高校影视史学年会,即以现代中国电影文学(1905年—1949年)的研讨为重心,从这一年会中显示出“电影书写”在影视史学中的首要地位。, 另一则是,2024年5月中国作协和中国传媒大学召开《2023年文学改编影视作品蓝皮书》发布暨“以新质生产力推进文学转化影视”交流会。文学赋能影视得硕果,早就有《围城》转化同名电影和电视的成功先例,今有小说与散文转化为电视剧《繁花》《我的阿勒泰》的范例。影视话语通过4K超高清镜头和全景声设计,影像美学借此完成迭代升级,达到外部世界与人物内在情感世界高度融合的审美境界。这份《蓝皮书》的发布,将会助力文学与影视的双向合作、互相赋能。, 影视史学正青春,即使从海登·怀特首创至今,也不过30多年,在汉语学界则更短。它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很薄弱,需要“修炼内功”,更要“巧借外力”,徜徉在文史之间,传承古典与彰显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