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论坛】繁荣乡村文化 点亮多彩生活
【光明论坛】, 作者:张丽(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分中心研究员), 乡村文化不仅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滋养,也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源头。从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到党的二十大按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快进键,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我们见证了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和谐共鸣,谱写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乡村篇章。, 繁荣乡村文化,赓续不绝的文脉是底气所在。我国乡土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在农耕文明中孕生、演化和积淀,流转于世代相传的民俗文化、历史遗存和传统技艺中,承载着顺天应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尊老爱幼、勤读力耕的家风家训,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乡规民约等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共同形成了乡村文化独特的精神标识,构筑起农民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家园。留住乡土文化的“有形”遗产、激活其“无形”价值,在保护传承中实现创新发展是关键。近年来,全国各地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业态,逐渐成为让乡土文化“活起来”的综合载体。浙江省以三年“五创”行动为抓手,高质量实施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工程,打造“诗画浙江”,助力“千万工程”。通过打造“生态景观—文化体验—乡村风情”一体化的农文旅融合产品,发挥乡土文化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重要功能,把“文化存量”变成了“经济增量”,从而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双丰收。, 在繁荣乡村文化的大舞台上,农民是主角。乡村文化的真正魅力,在于乡村的“泥土味”和农民的“人情味”。农民是乡村文化赖以发展最基本、最活跃的要素。繁荣乡村文化不是政府单向主导的形象工程,而是农民唱主角、农民真受益的暖心工程。近年来,“村超”“村晚”“村BA”等充满农趣农味的文体活动,火爆全网、叫响全国、出彩海外,成为乡村文化的新名片。这些乡村文化活动由农民组织、农民参与、农民捧场,彰显了农民极具感染力的精气神,营造了充满活力的文化氛围,在创造属于农民自己的文化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乡村发展的无限可能。充分尊重、保障和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创新多种形式,让农民全过程参与,激发农民主体活力,打造乡村文化品牌,带动发展文化产业、塑造文明乡风、扩大文化交流,就能进一步增强广大农民的自豪感、自信心,迸发出创造和美乡村幸福生活的热情和干劲。, 《光明日报》(2024年07月19日 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