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探月工程各系统精密运行(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6月25日14时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来自月背的月球样品安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标志着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自发射到返回的53天里,嫦娥六号经历了11个飞行阶段,突破了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月背智能快速采样、月背起飞上升等关键技术,首次获取月背的月球样品并顺利返回,这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蟾宫再折桂的背后,离不开来自不同系统科研团队的协力攻关。日前,人民日报记者走进相关科研单位,分别采访嫦娥六号工程总体团队、轨道器团队、探测器团队、有效载荷分系统周昌义团队,记录他们矢志创新、砥砺攻关的生动故事。, 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嫦娥六号工程总体团队, 嫦娥六号任务包括探测器、火箭、测控等五大系统,历经11个飞行阶段,工作模式复杂、飞控事件密集,一环扣一环,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有丝毫差错。嫦娥六号任务副总设计师王琼所在的工程总体团队,负责工程的系统论证、总体设计和组织实施,同时还要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是工程实施的‘润滑剂’,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保障此次探月任务像精密仪器一样运转。”王琼说。, 嫦娥六号任务首先面临的挑战是:探测器多年之前已经生产好,经过长期贮存,能否满足工程要求?对此,工程总体团队和探测器团队,共同研究确定了超期服役、需要更换的部件,对于无需更换的关键部件,进行了严格的寿命验证工作。, “必须及早开始全景式分析,识别、化解风险。”王琼回忆,在任务开始阶段,工程总体团队就带领各系统,开展了全过程任务链分析,逐一剖析每个飞行阶段的关键动作、协同要求和所需资源,及时提出工程方案。为了研究这一个专题,前后经历了2个月,开了10多次专题会议。, “我国探月工程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规划了一张好的蓝图,并认真仔细地将这张蓝图绘到底。”王琼表示,未来,团队既要苦练内功,提升工程总体设计和验证能力,又要放眼世界,加强国际性重大航天工程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为月球探测事业作出更多贡献。,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嫦娥六号轨道器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