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脉中华丨中国考古博物馆里的寻龙之旅

2024-07-31 140 0

,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具有刚健威武的雄姿,  勇猛无畏的气概,  福泽四海的情怀,  强大无比的力量,  来自中国北京、香港、澳门、台湾,  以及马来西亚的五位年轻人,   王依雯、岑嘉怡、柯展伟,  洪尹盺、丘宇翔,  来到中国考古博物馆,  在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刘国祥的带领下,  开始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寻龙之旅,  “龙·中华民族的图腾——,  中国八千年龙文化精品文物展”,  是中国考古博物馆,  联合全国22家考古文博单位,  共同推出的一次特展,  生动呈现中国八千年龙文化的,  发展演变脉络,  带领观众深入了解“龙”,  作为中华民族图腾,  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刘国祥首先带同学们参观了,  中国考古博物馆的“超级国宝”,  绿松石龙形器,,  绿松石龙形器是二里头文化的杰出代表,  由2000余片各种形状的细小绿松石组成,  每片绿松石的大小仅有0.2-0.9厘米,  厚度仅0.1厘米左右,  形象生动、色彩绚丽,  其用工之巨、制作之精、体量之大,  在我国早期龙形象文物中十分罕见,  是中国龙形象演化进程的关键节点,,  玉猪龙是中华龙的本源,  它头部较大,精细雕琢,双耳竖起,  双目圆睁,吻部前噘,多数褶皱明显,  身体蜷曲呈现环状,  这种造型取意,  无穷无尽、无始无终,  代表生命的不断更新和发展,  成为红山文化礼制的最重要载体,  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四千年前的彩绘龙出现在,  陶寺遗址出土的彩绘龙纹陶盘上,  距今约4300年至3900年,  这件陶盘褐色胎,  内壁及盘心涂黑色陶衣并磨光,  内壁用红彩绘蟠龙纹,  陶寺彩绘龙纹陶盘,  是迄今在中原地区所见,  蟠龙形象的最早标本,  也是陶寺时期,  已经出现王权和国家的,  实物象征,,  在本次展览中还有历史各个朝代,  不同的珍贵文物,  见证了中国龙文化的演变,,  看完展品之后刘国祥副院长带大家来到,  展示北海九龙壁的图片墙前,  讲解了龙形象的最高形制,   北京北海公园的九龙壁,  用琉璃、彩绘、砖雕,  等材质和工艺制作,  是建筑最精、构图最美的,  双面琉璃龙壁,,  中国考古博物馆里的寻龙之旅,  让五位年轻人深刻感受到,  龙形象历经岁月流转不断演变,  已经深深烙印在我们的民族记忆里,  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和精神图腾,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