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五千年很远,山西却很近”, 在山西这座“中国古建筑的宝库”, 村村有古庙,处处有古建, 看古建,来山西, 你可算是来对了,
多看, 数量高达两万多处的古建筑, 定会让你目不暇接, 满眼皆是古建,
爱看, 各具特色、精美绝伦的古建筑, 定会让你沉浸其中, 和文化撞个满怀, 更要
会看, 掌握欣赏要领, 不再是雾里看花, 拨开层层云雾, 古建之美更“通透”,
一看【屋顶】,
——“顶上功夫”了不得, 屋顶,是建筑的“冠冕”, 最引人注目, 屋顶为何“独占鳌头”, 能挡风遮雨, 这只是冰山一角, 古建中的屋顶样式, 展现了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蕴藏了独具一格的美学韵味, 更是古代身份等级的象征, “古建屋顶家族”共有四位基本成员, 身份最高者当属
【庑殿顶】, 同为高级样式,仅次于庑殿顶, 当为
【歇山顶】, 这两位可不简单, 拥有“皇家贵族”的身份, “高贵”“雄伟”是他们的代名词,

, 庑殿顶|图为五台县佛光寺东大殿 图片来源:山西日报, 除了有“贵族”撑腰, 家族中还有两位“平民”, 他们是
【悬山顶】和
【硬山顶】, 虽然身份略低一筹, 但是却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秉持“实用主义”原则, 在民间广受追捧,

, 硬山顶|图为灵石县王家大院 图片来源: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二看【斗拱】,
——“尽错综之美,穷技巧之变”, 在屋顶和柱子之间, 有一位“重量级人物”, 就是“斗拱”, 在他的身份证上, 标有“中国古建”国籍, 他可是中国古建所特有, 斗拱
美得惊艳, 斗、拱、昂变化组合, 各部分衔接巧妙、浑然天成, 在屋檐下层叠而出, 古朴典雅、翘首苍穹, 自带中华民族传统之美, 斗拱
强得可怕, 斗拱通过榫卯之间纵横交错的组合, 即使不使用一根金属连接件, 古建筑仍可以“稳如泰山”, 被誉为“斗拱博物馆”的
应县木塔, 所用斗拱种类多达54种, 正因如此, 应县木塔历经千年而屹然不倒,

, 图为应县木塔斗拱 图片来源: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三看【梁架】,
——“上梁不正下梁歪”, 在古建筑中有一位“主心骨”, 他就是梁架, 是他将屋顶高高撑起, 让整个“家”形成了立体空间, 梁架也是一位“多变之人”,
抬梁式、穿斗式、抬梁穿斗结合式, 都是他的分身, 在山西古建中, 随处可见
抬梁式构架, 通过柱和梁的叠放, 层层叠落直至屋脊, 将屋顶稳固支撑, 结构复杂,要求加工细致, 但结实牢固,经久耐用,

, 梁架|图为运城市稷山县西社镇范家庄关帝庙 柴晓蒙摄,
四看【天花板】,
——“天上宫阙”变为现实, 前三位都是“古建家族”中的实用主义者, 下面来介绍家族中的“族花”, 就是天花板, 天花板中可谓是“美女如云”, 有五彩斑斓的
平棊(qí), 在
大同华严寺大雄宝殿, 可以看到明代的平棊, 这里的平棊像盛开的花朵, 美轮美奂,令人惊艳,

, 平棊|图为大同华严寺大雄宝殿图片来源:大同华严寺景区微信公众号,

, 平棊|图为大同华严寺大雄宝殿图片来源:大同华严寺景区微信公众号, 有制作精巧的
藻井, 在
解州关帝庙春秋楼二层次间, 藻井像一朵巨大的菊花倒垂于平暗之下, 花瓣舒展,肆意绽放,

, 藻井|图为解州关帝庙春秋楼图片来源:运城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微信公众号, 有如微型世界一般的
天宫楼阁, 在晋城泽州县金村镇小南村的
二仙庙, 庙内正殿有一座富丽堂皇的天宫楼阁, 此乃罕见的宋代小木作原物, 这座天宫楼阁神龛(kān), 殿中有楼, 殿中有阁, 楼中有像, 可谓巧夺天工,

, 天宫楼阁|图为晋城泽州县金村镇小南村二仙庙图片来源于网络,
五看【柱网】,
——古建中的“中流砥柱”, 古建筑内空间布局如何, 是“几室几厅”, 离不开柱网的功劳, 由柱子形成的柱网, 是构成建筑骨架的重要部分, 还能使建筑物做到“墙倒屋不塌”, 柱网并非一成不变, 有时也需要根据情况, 减少柱子数量或移动柱子位置, 即
减柱造、
移柱造, 从而扩大祭祀空间, 这在山西的辽、金、元建筑中最为常见, 在
朔州崇福寺大殿内部, 通过减柱移柱, 使柱网呈“回”字形, 为大殿留够放置佛像的空间,

, 图为崇福寺 图片来源:山西文物数字博物馆, 见识了“古建家族”中的五位“朋友”, 古建筑的神秘面纱, 被层层揭开, 古建之美真藏不住了, 别等了, 何不快来山西大饱眼福, (胡 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