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促进国民经济循环畅通

2024-08-05 130 0

  强化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促进国民经济循环畅通,  本报记者 王 观 曲哲涵,  记者: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这些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何持续显效,为稳定宏观经济提供支撑?,  蓝佛安:习近平总书记对财政工作高度重视,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对事关财政事业发展的重大长远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推进新时代财政改革发展提供了指针、指南、指引。科学有效的宏观调控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定调指向,对赤字规模、税费支持政策、政府债券使用、重点领域保障等提出明确要求。财政部门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连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为稳定宏观经济出力。,  一是科学确定赤字率水平,保持适度支出强度。赤字率是宏观政策的一个重要风向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宏观调控必须适应发展阶段性特征和经济形势变化,该扩大需求时要扩大需求,该调整供给时要调整供给,相机抉择,开准药方”。我们合理、审慎确定赤字率水平,既适度扩大支出规模,满足实际需要,又“留有后手”,为应对未来可能的风险挑战留出空间。2023年年初,按照党中央关于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的部署,财政赤字率按3%安排。年中,我国多地遭遇暴雨、洪涝、台风等灾害,无论从支持受灾群众尽快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生活看,还是从防灾减灾救灾长远计,都必须及时有力应对。四季度,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经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查批准,增发1万亿元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相应地,全国财政赤字率从3%提高到3.8%左右。虽然赤字率提升了,但我国政府负债率仍处于合理区间。这些年,通过合理安排赤字规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保持较大力度,从2012年的12.6万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26.1万亿元,保障了国家重大战略和民生政策落实。,  二是优化减税降费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税收是政府收入的基本形式,减税降费兼具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属性,既能扩大总需求、激发市场活力,又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潜在增长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要落地生根,让企业轻装上阵。”这些年的减税降费政策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制度性安排与阶段性政策相结合,既立足长远深化税制改革,又着眼当下强化税收政策调节。我们接连打出营改增、个人所得税改革、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清理规范收费和基金等政策“组合拳”,2023年进一步突出前瞻性、连续性、精准性,对税费优惠政策延续的延续、优化的优化,特别是允许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加计5%抵减应纳增值税税额、将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20%等,体现对制造业的精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