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绿水青山成为“幸福靠山”(连线评论员)
对话人:, 韩小乔 安徽日报评论员, 周珊珊:奇峰怪石竞秀,云海日出“同框”,前不久,安徽省黄山风景区三大主峰之一的天都峰结束封闭轮休期,正式恢复对外开放。近40年来,黄山已进行4轮景区山峰轮休。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其列为“中国履行《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第五次国家报告”的典型案例。对于风景名胜,优质景点封闭,可能会影响游客体验,但“不间断营业”又不利于生态修复,如何在保护和发展间寻求最佳平衡点,实现可持续发展?, 韩小乔:黄山景色四季各异,游人如织,而高海拔景点生态条件相对脆弱,生态承载力有限。主动按下“暂停键”,是黄山风景区从“海洋休渔期”和“封山育林”实践中得到的启示,也是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轮休的景点和前来的游客,黄山都有精细化管理方案。管理人员对轮休景点定期“体检”,比如给“体弱”的古树名木制定复壮方案,对症下药治理水土流失等。景点轮休期满,接受专家监测评估,各项指标达标,才能重新开放。同时,黄山风景区把具有可替代性的景点结成对子、互相轮休,有利于减少游客缺憾。既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又以人为本、科学规划,才造就了黄山与游客“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双向奔赴。, 周珊珊:黄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也是世界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在新兴网红旅游城市不断涌现的背景下,黄山市这一老牌旅游城市不断推陈出新,让山峰“绿起来”带动当地群众“富起来”。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发展的“金山银山”、人民的“幸福靠山”,黄山积累了哪些经验?, 韩小乔:生态家底,是黄山的骄傲,也是最大“本钱”。微风、暖阳、古村、炊烟,游客不经意间邂逅的美好,正是黄山文旅市场的风口。美丽资源要保护好,也要转化好,如此,才能真正拓展绿色价值,发展好“美丽经济”。黄山之美,不仅在于“天生丽质”,更在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通过创新打造村碗、村创、村戏、村赛、村官5个“村字号”品牌活动,让游人品美味、观佳景、赏民俗、看好戏,一批古村焕发新生。比如,有1200年历史的西溪南古村落,今年春天日均客流量超过1万人次。同时,培育电竞比赛新业态,发展街头音乐会等夜游产品,推出国际时装秀,用“好看、好玩、好吃、好拍”吸引年轻游客。事实证明,向绿而行、依绿而兴,方能点绿成金、长青常盛。